記者:
發布時間:2024-04-29 16:11:52 編輯:高鋒 來源:24日上午,啟東市惠萍鎮東興鎮村,又見一輛滿載2000余斤扣蟹的運輸車發往鹽城東臺河蟹產區。
“傳統扣蟹清塘多日,這‘過時’蟹種派何用場?”原來,當地蟹農近年開辟出致富新門道:“小老蟹”提取蟹黃(肉)、蟹種分公母銷售。2023年,在因氣候因素致總產量有所下降的情況下,“一只蟹”已“變”出4600多萬元新財富。
“啟東去年2.9萬畝扣蟹總產1450萬斤,蟹塘畝均產出1.3余萬元,同比凈增1500元,加上主體養殖于溝河水面并延時銷售的大規格生態蟹種,累計增收額超4600萬元,再創歷史新高?!北P點業績,啟東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陸健十分欣喜。
加工“蟹黃肉”
在扣蟹養殖業界,“小老蟹”曾經讓很多養殖戶搖頭嘆息。作為占比8%左右的“長不大”早熟蟹,其個頭小、消耗大、價值低。對此,蟹農們一到扣蟹培育后期,便利用各種手段提前將“小老蟹”捕撈,市場價往往只有每斤三四元,僅一般商品扣蟹的七八分之一。
轉眼間,老黃歷翻新。最近二三年,啟東“小老蟹”蛻變成香餑餑。3年前,當地人稱“蟹王”與“蟹精”的劉洪、徐輝,先后敏銳地發現蟹黃(肉)巨大消費市場,一南一北分別開啟“小老蟹”分離蟹黃(肉)加工項目。產品一經問世,風靡飲食業界,去年冬天,“小老蟹”收購單價猛增至母蟹35元、公蟹8元,3年間,增值分別高達8倍和2.5倍。
“‘小老蟹’一經加工身價倍增?!眴|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李國強提供數據,啟東每年產出約110萬斤“小老蟹”,目前幾乎被兩位能人“一網打盡”,利用率接近100%,2023年,蟹黃(肉)銷售額超2500萬元。蟹農直接增收不下1800萬元,畝均650元。
“小老蟹”煥新,也讓從事蟹黃(肉)剝取的務工鄉親多多受益?!叭ツ昵锒?,劉洪、徐輝兩大加工點日平均用工160多人,支付工資總額220多萬元?!碑數爻隽嗣摹叭珖蠲罎O技員”“省海洋研究所特聘專家”薛衛生介紹。
蟹種“分公母”
蟹種分公母,辟出新財路,談及當地扣蟹逐漸熱銷的這一新現象,產銷大戶們喜形于色?!坝峡蛻粜枨?,開創全新銷售模式,競爭力大增,還大幅提高分揀鄉親務工收入?!毖πl生說,今年初,全市扣蟹分性別銷售占比已提升至60%。
在東海鎮,擁有800多畝扣蟹塘的施勤介紹,“年初凈母蟹種,單價翻倍超50元,凈公蟹種,雖降至8元,但平均仍達29元,比公母混雜銷售增收至少一成?!?/p>
蟹種分公母溢出的效益,除蟹農增收,亦鼓起務工鄉親口袋?!?00畝蟹塘,用工同比多出二分之一,總開出工資80多萬元?!痹诨萜兼?,扣蟹培育大戶姚金飛說,今年1—3月銷售旺季日均用工60人,總分揀蟹種18萬斤,每小時人均工資15—20元,蟹塘儼然變成了工廠,務工鄉親天天掙工錢,越干越歡喜。
“全市總產扣蟹1450萬斤,公母區分銷售約900萬斤,按每斤分揀用工費用0.3元計算,務工鄉親總增收就達270萬元。加上傳統扣蟹行業日常養護、整修、管理和銷售時節產品取捕、清洗、包裝、裝運等,2023年全行業用工總支出突破2000萬元?!崩顕鴱娊榻B。
培育“河道苗”
在啟東扣蟹產銷領域,人們習慣將分散養殖于平常溝河水面的扣蟹蟹種俗稱為“河道苗”,過往多年,既少人關注,又因蟹小量少形不成外銷規模而從未有過“體面”價格,如今,卻也悄然“爬”出又一條富民增收之路。
“河道苗”能成為扣蟹銷售領域新貴,皆因在當地業界有著“蟹王”美譽的劉洪及其銷售團隊。這些年里,劉洪領銜帶動八方鄉親,利用農村縱橫天然溝河,培育并延遲銷售生態蟹種,填補市場空缺,拓展又一個財源。
4年前,劉洪引領能人,外銷優質蟹種之余,及時察覺外地成蟹客戶購苗旺季后無“苗”可補市場缺口,進而利用本地天然溝河,帶動越來越多農戶放養延后上市的優質大規格扣蟹。2023年春夏兩季,劉洪團隊總計外銷河道蟹苗22萬多斤,總額達500余萬元,比過往價格,增值幅度達到70%以上,所涉總水面超8000畝,惠及1萬多農戶。
熱銷“河道苗”,鄉親多增收。對此,啟東“河道苗”主產地南陽鎮啟興村、合作鎮廟店村、寅陽鎮東清河村、惠萍鎮東興鎮村等村受益農戶達1000多戶。啟興村干部陳穎珊說,村民原先溝河養蟹密度低、產量少,畝年收入僅三四百元,如今“河道苗”暢銷春夏兩季,剩余蟹種則養成商品成蟹,增了密度、高了產量、多了收入,200多戶無憂銷售,畝均可達800多元。
本報通訊員 姜斌 肖李霞